|
在电视台《亮剑》里,李云龙有这样一段台词:“当军人要有股气势,要有一股拼到底的劲头,就像一个剑客,和对手狭路相逢,他发现对方竟是天下第一剑客,这时候他明知是死,也必须亮出宝剑,没有这个勇气就别当剑客,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,那叫虽败犹荣,咱中国军人不能当孬种,逢敌必亮剑,绝不含糊!”
正是因为李云龙有这样的勇气,所以,他的军队就一直是一支嗷嗷叫的部队,拥有这种亮剑精神,逢敌必亮剑,他们宗旨是:全团哪怕只剩一个人,也要继续进攻,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。
这种精神,是独立团独特的传承,这种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。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,从此不管岁月流失,人员更迭,这支部队灵魂永在。
这种传承,这种灵魂,放在企业,就叫企业文化。
企业传承靠的就是文化。
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企业,比如同仁堂。一提起它,人们就会想起它的那个有名的对联:“炮制虽繁,必不敢省人工;品味虽贵,必不敢减物力。”其实这就是他的企业文化,一提同仁堂这三个字,大家就会想到什么呢?货真价实,地道好药。多花点钱也买他的,假不了。这就是他的文化带给我们的。
再比如全聚德,一提起它,人们就会想到“中华第一吃”、“国宴首选”,想到它皮脆肉嫩、鲜美酥香的烤鸭,想到它的悠久历史和考究的工艺。有名话现在人们说得少了,原来我记得到北京旅游,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:“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,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”。全聚德一只烤鸭卖三百多,比别的地方卖得贵十倍,它真的好吃十倍吗?为什么别的地方的鸭子就卖不过他?其实,这是因为,全聚德卖得已经不是鸭子,而是文化了。
前两天我看了一个英国人对中国的研究,他说全世界的国家都是民族国家,只有中国不是,中国从本质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独特的文明。中国人的认同不是血脉认同,而是共同的文化认同。这或许就是中华文明几千年薪火相传的原因所在。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,早在两千年前,孔老夫子就说了这样的话,“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”,意思是说,哪怕是外国人,只要他认同我们的理念,遵守我们的道德准则,那么我们就把他看成中国人。
所以,历史上那么多的强大民族,什么鲜卑,什么柔然,什么契丹,还有很多的民族,慢慢的都与我们融合在了一起,共同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——中华民族。这就是文化的力量。
而企业,要想永远的传承下去,传承的一定也不是财富,而是文化。
接着我们聊第二个问题,什么是企业文化?
很多企业,都有挂在墙上的标语,他们把这称之为企业文化。
但我觉得,企业文化不是这么简单。
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贴贴标语,喊喊口号,也不是唱歌跳舞,活跃气氛。它是融入于企业的每一天工作,每一刻发展,是企业对内对外的综合性展示。
它企业在实践中,逐步形成的,被全体员工共同认同、遵守的,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、经营准则、经营作风、企业精神、道德规范、发展目标的总和。
首先,企业文化是老板的文化,他是由老板的性格决定的,带着这个老板的最初的印迹。每个企业都有它独特的发展历程,都有它独特的生存方式,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创者,所以,企业文化的构建,绝不是说找几个文人一起编编就能编出来的。一个与企业行事风格完全不同的文化标语,是永远也落不了地的。
如果一个骗子对你讲诚信,你相信么?你肯定是不信的。
所以,企业文化不是看你怎么说,而是看你怎么做。
第三个问题:企业文化如何构建?
前面我们说了,企业文化是老板的文化,是企业自身就有的文化,它应该是被总结塑造出来而不是被凭空捏造出来。
1、塑造企业文化第一步就是要梳理自己企业的定位,一个没有定位的企业是发展不起来的,也不会长远,跟着市场走是对的,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,是在生产制造行业还是轻加工行业,亦或者是服务行业,定位一定要清晰。
2、除了企业的定位要清楚,作为创始人和发起人也就是企业的核心人物的定位也要清晰,对于自己今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企业家,关乎企业的发展壮大,所以企业重点人物的定位也至关重要。
3、定位清晰了,接下来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,一个好的经营理念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,经营理念不仅仅是指生产上、管理上,还有人文上,所以塑造企业文化也要塑造好的经营理念。
4、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也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,一个没有使命也没有愿景的企业是不会长远的,关于使命和愿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,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现状来确定,而不是盲目的虚假的。
5、塑造企业文化,离不开每个企业成员的参与,所以要塑造企业文化,就要发掘企业背后的故事,文化因为故事而闪光,故事因为文化而久存,一个鲜活的企业故事正是企业文化最好的呈现。
6、有了故事、有了愿景和使命,有了企业定位和领导人定位,我们还需要全体成员的一起努力,企业文化是深入人心的才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,只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,才是成功的塑造了企业文化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