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本文不代表所在公司观点,欢迎拍砖
结论:基础类+偶尔使用但每周至少打开一次的产品 :620亿+140亿,总规模能到760亿人民币,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原大的目标。
本文主要是想探索一下国内办公软件市场有多大,在探讨市场规模之前,我们首先定义一下办公软件都有哪些产品。
办公软件包含的产品类型
我习惯把办公产品划分为三类:基本类(每天都要打开的)、偶尔使用但每周至少打开一次的产品、办公场景延展类产品
基础类
l IM 即时通讯产品
l 文档类产品:一类是传统office 套件类产品和,一类是在线文档产品,比如腾讯、金山、飞书文档;还有一种notion,onenote、思维导图类产品
l 输入法
l 邮件
l 网盘
l 浏览器
l 日历
偶尔使用但每周至少打开一次的产品
l OA类产品:大部分员工每周都会使用到OA的一些功能。包括传统OA,以及飞书、钉钉、企微这类IM+OA功能的产品
l 会议类产品
l 项目管理产品
办公场景延展类产品: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员工偶尔使用(比如一个月使用一次)或者和办公产品紧密挂钩
l 费控报销产品
l 知识库
l 考勤绩效类产品
l 合同管理
l Canva这类轻设计产品
l 低代码开发平台
l RPA
l BPM
l 身份管理
l ECM
l 简单BI分析工具产品
l 办公硬件
l 校对
l 工程图纸的审阅(CAD看图这类)
上述三类产品的市场规模
在探讨每一类产品前,有几个基础数据先列在:
l 中国PC一年出货量介于5000-6000万台之间;考虑PC更新周期在5-6年,存量PC使用量可能在2.5-3.5亿台PC。
l 根据人社部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:2021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8074万人;其中,参保职工34917万人,参保离退休人员13157万人。
l 202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这10年统计数据,2021年底高等教育学校3012所,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.2万所,在校生3976.4万人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.7万所,在校生1.6亿人。
l 微信月活13亿;QQ月活5.74亿。
下面我们就分别探讨一下,每一类产品的市场规模
基础类:
1. IM 即时通讯产品:市场总规模245亿左右
l 主要玩家:这类产品也是目前竞争最蓝海的市场,腾讯企微,阿里钉钉,飞书代表互联网厂商实力,金山协作、蓝信等代表软件厂商,以及外资厂商
l 用户规模
1. 企业IM即时通讯用户总量在 : 3.5亿左右。
2. 教育行业IM即时通讯用户总量大概在:9000万左右
3. 总计用户规模4.4亿
l 测算逻辑
A: 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发布最新数据,9月多个协同办公APP月活跃用户数(MAU)达到了今年的新高:其中钉钉MAU为2.2亿排名第一,其次是企业微信1.1亿,飞书840万。如果我们假设钉钉占有50%左右用户量,整个IM市场的用户规模在4.4亿左右。
B. 中国在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数量是3.5亿,人社部公布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%, 综合考虑城镇职工数量可能在3.7亿左右。
C. 我们假设PC存量在3.5亿台, 假设大学生PC渗透率90%,扣除大学生4000万台,高中生PC渗透率按30%计算,也就是再1200万台, PC存量3亿台。 这部分用户可以假设未来都是企业及时通讯用户,那么企业IM即时通讯用户规模在大概在3亿左右。
结论:综合上面三种算法,我们假设企业IM即时通讯市场用户量在3.5亿左右
教育市场 规模策略
假设大学生未来都需要使用钉钉企微这类产品,那么这部分用户规模大致在4400万,考虑未来高校在校生数量还会进一步增长,未来3年这个规模有望达到5000万。
义务教育阶段+高中阶段学生总量2亿人,20%渗透率,大致用户规模在4000万左右。
商业化空间
l 目前企业IM市场大家付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,
1. 产品免费,附加功能付费
2. 面向行业客户做带有IM沟通能力的业务系统,整体偏定制
l 两种变现模式,其实对应的客户群和付费能力不同
1. 产品免费,附加功能付费:这种模式其实是目前企业IM市场变现的主要方式,目前企业IM的竞争态势,加上功能强大微信的普及,客观上说单凭IM功能本身很难向客户收到钱。 客户付费主要不是为了IM功能付费,更多是为了附加功能比如一些管理功能、和OA、HR、CRM系统打通对接。
2. 定制专有IM系统,客单价高,但成本也高,主要客户是政府和大型国企。
l 两种变现方式对应用户规模
1. 定制专有IM系统: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,不含教育、卫生等,不含央国企。。根据国家统计局,2020 年中口径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共 3032 万人(其中政府机关 1957 万人),“八大行业”(金融(625 万)、电力(152 万)、邮电通信(136 万)、石油石化(128 万)、交通运输(383 万)、航空航天(31 万)、教育(1228 万)、医疗(671 万)。)目标客群 3354 万人。 二者合计6600万人。 假设30%会选择定制,用户规模2000万。
2. 产品免费,附加功能付费模式:3.5亿减去6600万,大约2.4亿人。
l 客单价
.1. 定制专有IM系统大概定制客单价能做大250元左右
2 产品免费,附加功能付费模式,这种模式 客单价大致能做到100元左右,付费转化率能到70%。
3,教育学生假设客单价20-30元
l 市场规模 :总规模在245亿左右
1. 定制专有IM系统市场规模大致在50亿左右(2000万*250)
2. 产品免费,附加功能付费模式市场规模大致在168亿左右(2.4亿*70%*100), 但我坦率说这个市场规模能做到可能需要较长时间,且需要竞争格局有明显改善。
3. 教育规模:25亿左右, 9000万学生,客单价30元
文档类产品:包括传统office 套件类产品和笔记类产品,也包括在线文档产品,比如腾讯、金山、飞书文档
市场规模:320亿人民币左右
l 传统office :假设3亿台存量PC,正版化率能到50%, 客单价200元,这个市场能到300亿规模。实际外资产品要远比这个客单价高,而国内移动端产品价格则比较低, PC端国产产品介于二者之间,
l 在线文档类产品:假设这类产品能做到3亿月活,有5%用户愿意购买增值服务,ARPU在80元左右,那么这个市场市场规模一年在12亿左右,这和WPS C 端21年收入相差不多
l 笔记类产品:这类产品在过内客观上说比较小众, 从onenote、有道、印象笔记,到今天的notion类产品,在国内的用户基础和规模客观上说都不是很大。 这个市场在国内可能就是一个不到5亿人民币的市场(目前连这个规模都远远没有)
l 思维导图类:这类产品本身小众,目前市场规模不到2亿人民币收入,但是草根调研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用思维导图做笔记,这可能是未来一个市场变异的点。
l 文档类产品总体市场规模乐观看可以到320亿人民币左右。
l 输入法:不多说了,每个人都要输入,无论语音还是文字输入。 这块用户规模可以和微信月活看起,10亿量级。 但是输入法本身是很难变现的。 在如何变现上搜狗过去的三级火箭理论也较为透彻。
l 浏览器:浏览器在现如今的办公软件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 比如我自己很多PDF文件就直接在浏览器打开了,而且在信创浪潮中,浏览器也是一个重要的衔接国产操作系统和过去各种windows操作系统的连接窗口。 这部分用户量也在3亿以上,毕竟每一台PC都需要浏览器。和输入法类似,浏览器本身也是无法变现的,但是浏览器的变现方式360、搜狗都有成熟的模式。
l 邮件 :企业邮箱市场规模在10亿左右
1. 个人邮件市场: 网易、QQ邮箱、139邮箱这类,前两者目前是市占率较高。 网易、腾讯都没有公布过自己的用户量,但是据媒体公布,二者的注册用户量都超过10亿。但是个人邮箱单独做收入确实很难。
2. 企业邮箱市场:这块主要是两类玩家,一类是微软exchagen、office 365,另一类是国内彩讯、coremail,腾讯企业邮箱,网易企业邮箱 。 从公开数据看,彩讯、coremail一年的邮箱业务收入在1-2亿元左右, 算上外企产品,国内企业邮箱市场规模大致在10亿人民币左右。
l 网盘
1. 个人网盘:百度网盘一家独大了。 据说百度网盘一年有20多亿收入(道听途说),百度自己公开网盘有8亿用户, 连续包月价格在18元/月。 假设一年付费价格200元,20亿收入,对应就是1000万左右的付费用户。
2. 企业网盘:这块市场较小,主要玩家就是联想和一众创业公司,目前市场规模不到10亿人民币。
3. 网盘整体规模在40亿左右
l 日历:这也是基础办公类小工具, 海外很普及,一般是和邮箱产品结合, 国内目前还没有特别大的产品,APP端有几个产品,整体市场规模1、2亿都不到
办公基础类产品市场总体规模在620亿左右:IM类(245亿)+文档类(320亿)+邮件(10亿)+网盘(40亿)
偶尔使用但每周至少打开一次的产品市场规模:总规模140亿
OA类产品:大部分员工每周都会使用到OA的一些功能。包括传统OA,以及飞书、钉钉、企微这类IM+OA功能的产品。市场规模100亿
l OA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产品, 海外其实并没有这个品类,但OA可以说是中国企业老板管理思路的一个绝佳提现,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客观上说OA产品的标准化是很难的,但是因为老板的管理思路、方法、公司的组织架构是不断变化的,所以OA的需求还是不断增长
l OA虽然有很多年历史,但是目前OA头部厂商泛微、致远在今年都还在增长。 泛微在wind上的今年市场一致预期收入可以做到24亿人民币,致远是13亿。 假设二者占到50%市场份额,OA市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可以做到100亿。 而且OA厂商还在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,比如从OA到合同管理
l 钉钉、企微、飞书都在切入OA市场,想做下一代OA,但坦率说OA本身是企业管理思想的系统提现,但即使上述三家公司从企业文化到管理机构都可谓天差地别,这种情况下OA是否是一个标准化产品我是持怀疑态度的。
会议类产品:市场规模54亿人民币
l 软件类产品:腾讯会议一家独到,但是这块随着腾讯开始尝试收费,未来各家IM和独立会议产品可能都有机会
l 目前腾讯会议披露的数据是月活过亿,如果未来有5%的用户转为付费用户,用户能3亿(每个PC一个账号)一年假设付费250元(目前是288),一年收入大概是37.5亿,考虑腾讯占7成市场份额,整体市场规模54亿人民币。
l ZOOM今年的市场一致预期是收入45亿美金,如果我们把收入单位换成人民币。 有点奇妙
项目管理产品
l 这类产品在国内确实都没做起来,但是确实有需求,市场规模我感觉应该是一个月活几百万的市场
办公场景延展类产品: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员工偶尔使用(比如一个月使用一次)或者和办公产品紧密挂钩
下列场景其实是每个人都会在日常办公中用到的,比如每个人总会报销,总要考勤,也有很多自动化需求,很多部门都会涉及合同相关的产品。 下面只是列了一些和办公相关的产品。 想表达的是办公可延展的空间其实是很大的。
l 费控报销产品
l 知识库
l 考勤绩效类产品
l 合同管理
l Canva这类轻设计产品
l 低代码开发平台
l RPA
l BPM
l 身份管理(AD这种)
l ECM
l 简单BI分析工具产品
l 办公硬件
l 校对
l 工程图纸的审阅(CAD看图这类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