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办公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2|回复: 1

什么是企业文化?狼性文化算吗?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3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2022-12-21 12:24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from韩剧《未生》

01.
最近,在研究企业文化。
因为越发意识到,在做职业规划和选择工作时,除了考虑薪酬待遇,还要考察企业文化。
什么是企业文化?
关于企业文化的解释纷繁复杂。很多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比较模糊的,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解。
企业文化(corporateculture)包括: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、经营的哲学和理念、行为准则等核心内容,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制度、员工行为方式和对外形象中。
换一种说法,企业文化并非文化,而是企业的价值观,经营哲学,影响着企业全体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,最终形成的企业的氛围和环境,品牌和形象,这就是企业文化。
氛围和环境决定了各级员工的幸福感、敬业度与创造力,品牌和形象决定了广大客户的满意度、信赖度与忠诚度。
从这个角度来理解,企业文化既是因,也是果,既是表,也是里。
行为才是思想的最佳翻译。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结果和表现,更能反映其真实的企业文化。
因为大多数企业所谓的经营管理理念只是用来宣传,并没有与行为、制度等达成一致性。说说而已,不必当真。
同样的,企业的标识体系,喊的口号,唱的司歌,贴在墙上的标语,举办的文体活动、拓展活动,诸如此类,其实都不能当作企业文化。



02.
正本溯源,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海外舶来品。
企业文化的概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,源于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的研究和总结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日本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。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,开始大量进入美国市场,抢走了美国企业在本土的市场份额。
为了应对日本企业的挑战,美国的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。
美国的管理学家威廉·大内于1981年出版了《Z理论——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》。在这本著作中,他提出: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。
日本的企业文化表现为其独特的管理模式,特点可以概括成和谐一致、团结协作,以及企业普遍推行的“终身雇用制”、“年功序列制”、“工作轮换制”。
这种以人本管理、团队意识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学说,成为当时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管理新视点。
传统管理理论通常建立在“理性人”的假设之上,重视物质激励和刚性约束。
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,管理学者逐渐发现管理中的“软因素”,即精神、价值观等因素的作用。
企业生产要素不仅是机器和材料,更重要的是人,而人有思想、有感情。
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,增进信任与协作,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。
当然,理论只是理论,理论虽然美好,但和现实存在差距。
在这种理论中,企业文化代表着一种优秀、先进、理想的管理模式,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经营,基业长青。



03.
但在现实中,很多企业寿命很短,还不能持续盈利、解决生存问题,远没有发展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。
目前国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很宽泛,不一定局限于上述理论。
从员工的角度出发,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看作企业独特的管理模式,或是工作氛围,是企业真实的价值观、经营理念形成的结果与表现。
价值观和理念有可能正,也有可能歪,由此形成的管理模式和氛围有可能好,也有可能坏。
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,可能都有相似的理念,例如,尊重员工、团队合作、顾客至上。
企业在管理上也会形成相对宽松、包容、柔和的工作氛围。
而人人都愿意在和谐、愉悦的氛围中工作,倾向于在被信任、宽松的环境中去选择行为和提高行为的积极性。
与之相对的反面,企业文化不佳的公司则缺少对人的尊重、对人性的尊重,可能会形成制度严厉、条文刻板、等级观念较强的氛围,甚至是管理混乱与不公。
糟糕的企业文化各有各的奇葩,简直无法一一列举。


04.
在中国谈及企业文化,大家可能会想到华为的“狼性文化”。
但是,国内很多企业对此存在着有意或无意的误解,乃至粗劣、扭曲的模仿。
华为“狼性文化”表面的特征是无休无止的加班,严酷的竞争与淘汰的丛林法则,华为不讲“以人为本”,有狼性,却缺少人性。
但同时,华为的激励体系,是这套看似违背“人性”的“狼性文化”能够维持运行,并取得成功的保障。
之所以大多数华为人愿意接受这套“法则”,是因为可以从奋斗中得到超出预期的回报,既有薪酬上的,也有发展空间上的。
而这背后,华为的价值观是:“以客户为中心,以奋斗者为本,长期持续艰苦奋斗”,企业的战略、制度、政策和实际经营管理行为,以及各级员工的个体行为,也与这种价值主张保持了一致性。
从这个角度看,“狼性文化”多是外界对华为管理和经营方式有意或无意的误解。
令人无奈的是,很多推崇“狼性文化”的企业,是把“狼性”作为洗脑和压榨的借口,却没有向员工提供相应的激励与回报,想让员工做“狼”,但又不给肉吃。
更令人无语的是,一些企业甚至把对员工的羞辱、尊严的践踏,披上了“狼性文化”外衣,运用各种下作、奇葩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洗脑与操控。



05.
什么样的企业才会拥有好的企业文化呢?
这个问题并没有脱离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”的规律。
企业文化不可能脱离企业经营实际而独立存在。
经过观察和思考不难看出,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,有实力、有优势、经营业绩良好的公司,一般都是健康、稳定的公司,它的企业文化,或说管理模式与工作氛围,自然不会太差。
而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、强烈竞争、甚至业务存有道德风险的企业,管理模式与工作氛围,自然也不会好。
吴晓波在《大败局》一书中,总结了被淘汰的民营企业的“失败基因”,第一条就是:“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”



不同行业、地域的公司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一样,企业文化也有差距。
一线发达城市的新兴行业,比如腾讯等互联网大厂,聚集了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才,人们更倾向于自我驱动,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与成就感,企业内部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环境与氛围。反之则反。
不同体制的公司,文化也不一样,十八大、十九大后,正统的国企不断强调独特的党建文化,追求廉洁公正,具有一定的道德洁癖,其实也不错。
更进一步,企业文化也不能脱离时代,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。
毕竟,文明脆弱,经济发展可能停滞,也可能衰落。拥有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仍只占据少数,改革还在路上,进入“以人为本”的社会依然前路漫漫。
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付出,甚至牺牲,化作社会进步的铺路石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

帖子

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8
发表于 2025-5-15 07:2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吉林办公社区

GMT+8, 2025-8-6 01:05 , Processed in 0.083006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